杂草景 | 西坡 春天

杂草景 | 西坡 春天

2月5日 晴


前天傍晚,杨米带完队后,问能不能来我家玩一会儿。

原来她准备过些天回一趟老家。

“这几天,我们要不要一起去哪玩一玩呀?”杨米问。

“好呀”我答。

所以,今天我燕子,杨米一起去西坡玩。

我和燕子坐杨米的车,因为杨米想要练习一下西坡的蜿蜒陡路。我坐在副驾驶,途中经过高速。这是杨米人生中第一次驾车上高速。燕子坐在后排对我说:“我第一次上高速的时候,好像也是你坐在旁边”。

是的,两年前我开面包车载燕子和杨米。现在,燕子和杨米各自有了面包车。

燕子比杨米早一年考好驾照。已有一些高速上的驾驶经验,可以分享给杨米。一路上,我和燕子念了不少各自的经验给杨米听,杨米只是紧握方向盘,认真点头应答,没有嫌我们烦。

下高速后,左转,进入上山的小道。没开五分钟,路边一处废弃的只剩几片瓦的屋子旁,出现了一丛排列得整齐,却又显然是自然生长的粉色报春花。我们被迷住了,停下车,看了好一会。继续往前时,更是快乐满满。因为这小报春花无处不在啊,围绕着家门口的枯树杆,铺满田埂,又或是从溪边的石头缝隙里探出来。粉色的小野花遍布了整个村子,浪漫是必然的,但更让我喜欢的是这小小报春花,在经过干枯无聊的冬天后,突然从各个角落钻出来的调皮感。

去年,盘山路对面有一片报春花“瀑布”,今年我们一路睁大眼睛搜寻也没有找到。到了阿艳姐家后,杨米特意问了问。原来,报春花开,也是分大小年的。去年是大年,今年是小年。阿艳姐她们把报春花叫做“烂鼻子花”,说是凑近闻的话容易烂鼻子。我想大概是报春花的花粉多。只是经过时碰到它,裤腿上也会沾上白色粉末印记。不过,既然取了这么个名字,看来它在这里的受欢迎程度不会高。

我们准备往牧场走,阿艳姐的儿子睿睿和我们一起。我不记得他是5岁还是6岁了。不过正好,他也不记得我了。亏我们去年夏天,还做了好几次的采蘑菇搭档呢,他带领我们采到了几篮子橙黄鹅膏的光辉历史,后来没有打破过。不过,虽然不记得我的脸,好在一起采蘑菇这件事情,他还记得。

睿睿穿着一双过大尺码的白色高帮皮鞋,手里拖着贺晨送给他的登山仗,走在前面。不时给我们介绍土坡上长的东西。他说芳香白珠的叶子,烧在火里,会噼里啪啦的响。我们只知道,芳香白珠的叶子可以提炼精油。

不过他今天看起来精神不大好。才走十五分钟,到草甸时,就说:“我们在这里休息吧”。
最后,我们抛弃了他,继续往前。

山茶花树上,有了花苞。去年来的时候,是1月份,山茶花开的比现在还好,为什么呢?

到达牧场。夏天遍野的蕨菜,现在成了枯黄干燥的柴火。山坡中,一颗红色马缨花独自盛开。燕子说,像阿巴斯电影里的画面。

我用手机记录下她们俩踩过枯黄,走向马缨花的背影。

没有找到去溪边的正常的路,燕子想从悬崖一样的陡壁,硬下。看了一眼陡壁下边的大片荨麻叶。“要不,算了?”我说。

回到阿燕姐家,四点多。和韩寒还有他带的一对母女客人一起吃晚饭。我和杨米一下子吃了好几碗饭,高和菜实在太好吃。

高和菜,是一种这边特有的野菜。韩寒说,要爬好几个小时才能采到。绿叶带杆子,新鲜的时候采回来腌制,腌制好了后,像酸菜,是带有一点芥末味的酸菜。燕子一会要打包一份回家,给她的朋友也尝一尝。

这种带有芥末味刺激的酸菜,我小时候也经常吃,不过是另一种蔬菜腌制成的,在湖南。不是野菜,是日常会种的青菜,我不知道名字。那种菜,小时候并不喜欢吃,觉得太辣了。现在却爱吃了。

吃完饭,燕子随韩寒的车下山回大理。因为明天三月街,是燕子雷打不动的摆摊日。我和杨米留在阿艳姐家过夜。他们走后,我俩继续用剩下的高和菜残渣下酒。阿艳姐看到了,又端来一碗高和菜添在残渣里。杨米喝了一小茶杯酒,已经晕眩。看来我的酒量还是在她之上的,我可是喝了一小茶杯后再添了半杯才开始晕眩的。

天黑后,阿艳在厨房生起了火。我们围着火苗坐下,今晚阿艳的老公浩然不在家。阿艳说他回自己家去了,浩然的家在山下的另一个村。我今天上山背的竹篓,是他昨晚编织好的,闻起来还有很浓郁的竹子的香味。阿艳说浩然家的土地,种玉米的话,随便种下去就可以结出大玉米来。但是她家却不一样,种的玉米怎么都不够好,可能与海拔有关。

日常里,阿艳和浩然同时照应两个家。

阿艳忙完后,走过去没收了睿睿手里正在玩“吃鸡”游戏的手机。拿来了高凳子,作业本,和晒好的一尼龙袋干核桃。一边辅导睿睿写作业,一边用锤子敲破干核桃壳。阿艳负责敲壳,她的妈妈负责把果仁剥出来。

我在手指忙着打毛线的缝隙间,耳朵听到了阿艳对睿睿说:“你咋什么字都不认识呢”。哈哈,不是责怪的语气,像是打趣。

期间,阿艳询问我们领队中的婚姻状况。我停下手中的毛线想了想。在阿艳认识的这些领队里面,好像并没有处于婚姻之中的人。这样想到时,觉得神奇。在给出回答之前,我又看了看杨米,一起确认了答案。

阿艳姐的大儿子16岁,听说正处于叛逆期。我冒昧的打听了阿艳姐的年龄。原来,她和燕子同岁,今年34岁。

返回博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