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 | 和喜欢的事情在一起
“ 景山是郭莹的昵称. 也是她陶艺工作室的名称。本来这是一篇她写的陶艺体验的介绍,不过我觉得有点特别,更是一个人对大理的回忆,对陶艺缘起真诚的理解,所以想摘录单独发。她担心作为文案写的不够好,问我要不要我稍加润饰?“不用”。我想好的写作的基础,就是真诚写出自己内心感受。揉杂写作技巧的
我想景山能做很好的陶艺体验,因为我感觉到,除了教授陶艺技术之外,她会把自己对植物,泥土,绘画的理解也传递给你,融在陶器里,带回家。在决定做陶艺体验的时候,她和我说:我希望不仅仅是教小朋友,更希望大人也能对陶器制作感兴趣,能感受到沉浸其中的美和乐趣。
她的工作室是一个苍山下美丽开阔的大院子,一条清澈的溪流在院子附近,你要穿过溪流,经过瀑布水潭后能到达,陶器制作的过程,会在溪谷采集植物,泥土,用到最后的陶器里。这会是一次相当特别的,美好难忘的体验”
-杰森
和喜欢的事情在一起
文:景山
很多年前,记得好像是09年,第一次来大理。当时的人民路店铺零零落落,都是些质朴的小店,一路走上去,租车店,拉面馆,还有门口支着缝纫机的修鞋铺,好像店主并不关心门口有没有客人,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步调过着简单悠闲的日子。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店门口一个帆布招牌“土上文化”,透过深色的木窗向里看,屋里的光线幽暗,走进去是一个矮矮的大木桌,一排小木凳,有一个客人在捏泥巴。和这个店里的感觉一样,旁边坐着的身穿土布衫裤的老板也是自在随意的闲聊着。跟着坐下来,慢慢捏,手上就出现了一匹小马,没有什么技法,外形粗犷,形态敦厚毛糙。老板提议放在店里,等烧出来再寄给我,但是莫名就很喜欢这个没有烧过的泥家伙,直接裹了裹就随身和我回了三千公里外的家。
这是一只没有经过1200度高温窑的泥器,我确很喜欢它。这些年辗转搬了很多次家,很多东西都不在身边了。但是这只墩实的小家伙仍跟在我身边。十几年间,因为泥巴没有经过高温烧成,小马的边边角角磕碰划痕,看着它,就好像十年的时光它也在跟着记录,和主人共同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变。它就是时间的记录者。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奇妙。
慢慢开始接触陶艺之后,我更喜欢把传达生活信息的绘画和陶艺结合。关于陶艺我并非知道它什么,而是通过它,我找到一个可以表达和记录的方式。虽然没有传统陶艺的深厚功底,但辛勤的练习可以达到唯手熟尔。另一方面,少些束缚,不断做各类新尝试和探索,体验新的表达方式也是令人愉悦的。陶艺真的是可以无限拓展的,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对于短暂拥有它的主人(或作者),应该都有一些时间的片段和回忆是和这件器物共同拥有过的。令人愉悦的色彩图案,或是温润质朴的形态手感,这些都会触发某些瞬间回忆。
我想,把陶艺当做一个相机,做一个认真记录生活的手艺人。它也是不需言语的朋友,终身相伴。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那些愿意投身的时间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