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 这几年

春雨 | 这几年

春雨

当年过30岁,时间就像叠加了buff一样,相对于20岁来说快了些许,记得10多岁时那个时不常就会抬头看日历,虽然撕掉了一页又一页,还是很厚,那个翘首期盼的年怎么还不来。现在是怎么一年又结束了,是的2024结束了,已经是2025了


今天很努力的再想今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一瞬间就能被记起的,好像没有,又好像很多。

最近在清理手机的内存,2年时间拍了14000多张照片,在删除照片的时候看着一张张脸庞,有些就像是情景重现,想起了她(他),而有些照片在脑海中模糊了。此刻突然想到了齐秦的一段歌词;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心随你动,昨天花开花谢不是不是梦,不是梦,不是梦。是的一切都是真发生过。

要说起过去的2024要谢谢我自己的坚持和家人的支持,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成长了一年,一个从业20多年的养蜂人,真的是因为养蜜蜂很赚钱吗?答案一定不是。那是因为除了养蜜蜂之外别无选择吗?也不是。是因为自己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蜜蜂的不舍。

记得2019年底疫情到来了,随着省外的感染人数增加,大理的防疫管控上也越来越严格。这一年我当了爸爸,房子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努力着用心装修好了,我们要搬新家了。可是当时我们住在三月街,蜜蜂放在双鸳村,短短几公里的距离由于是以村为单位的管控,白天我是到不了双鸳村的,我只好晚上一个人骑着电动车走小路偷偷的过来看蜜蜂。

有谁知道疫情持续了3年,这3年间很多省外的客人买蜂蜜,疫情的原因我都发不了快递,就在疫情的笼罩下度过了一年又一年,2022年我和我媳妇商议后做了一个决定,搬家。决定搬家后,就开始行动,在还没有去昆明找房子之前我们就打包了生活物品家具等装到我们的车上,我们带着孩子开车去昆明找房子,找好了房子把车上的物品放在房子后就又回大理开始打包,为搬去昆明做最后的准备。这一年我们舍弃了很多存在衣柜又不经常穿的衣服,使用率低的物件。我们全家的东西自己的5座车后排座椅放平后2车就搬完了。

到了昆明后我媳妇工作,我在家里带孩子,每天最开心的事是和孩子去地铁站接我媳妇下班。在决定去昆明生活的同时,山脚下的蜜蜂还是无法舍弃,与搬家并行的事情是要有人来管护蜜蜂,我和我爸妈说你们的来大理了。要不我妈先来。因为我当时有一份在喜洲的农业公司管理蜜蜂的工作,来一个人接替我的工作,同时又把我现有的蜜蜂搬到喜洲的公司我妈一起管护。感谢我曾经就职的喜洲大本农业公司。(以后可以单独说这个公司给我留下的美好回忆)

转眼间2022年就要结束了,这期间我爸也来大理了。我们决定回大理过年,2023年过年期间大理的风是真的大。过年期间我就和我媳妇商量说我不想回昆明了,不是因为不想和你们在一起,而是在昆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我认为软饭再这样吃下去整个人就吃废了。

感谢我亲爱滴媳妇的支持。(这期间还有一段故事)

我留在了大理,媳妇孩子和我妈回了昆明。在决定留在大理之前我就想到了蜜蜂体验,可是不知道怎么开始。这期间有时会和朋友聊天,坦丁的出现间接的推动了体验这件事情向前发展和实现。坦丁是一个纪录片导演,我们聊天中坦丁认为我的生活还是挺丰富的,可以以养蜂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下,如果不记录时间拉长以后就记不得某年某月某日发生过什么了,如果记录还有一些找寻的踪迹。于是我在2023年的4月11日开始了养蜂日记,在2024年的8月19日养蜂日记告一段落了。

养蜂日记写到17天,小春给我发消息说问我还在不在大理养蜜蜂,几年前买过蜂蜜还说如果能让人了解蜜蜂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我回了消息发了定位,小春和杰森很快就过来了。我们没有聊多少体验的事情,更多的是聊关于大理的过往,深夜食堂是收摊后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的地方。(我不记得小春买蜂蜜这件事情,我对2018年左右小春的朋友圈有印象,经常后半夜发一些;牢骚;可能酒醒之后又删掉了。

我还记得上一次见到小春是什么时间,在大院子村木子的客栈纣王老胡的巡演,我去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小春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不停地抽烟,我和我媳妇就坐在小春的旁边,我们没有搭话。现在木子和老胡的孩子应该快上小学了)

后面的日子里杰森和我约了一个试体验,5月13日正式迎来了第一组客人。担心会下雨杰森还开车给我送了一把大伞。2023年4月29日开始想法变成了现实,至今我都认为这是我人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这2年期间无数次的迎来送往,有些人印象深刻,有些人随着时间逐渐模糊了,有些人来了又来。在客人身上也让我有收获,不同行业的客人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个人在认知上也有成长。

2024年底有了一个带着蜜蜂去旅行的想法,感谢大家的支持。2025计划正在进行中。。。期待在路上相遇,再相逢

返回博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