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 | 菲比
十年前的时候,
菲比来大理住过近一年,那时候我也刚开餐馆一年多。
她大学学习计算机,在日本交换学习一年,毕业后从事日语翻译的工作,大体是为一个翻译社工作,起初专门翻译枯燥的专利文件。后去法国留学,毕业后同时翻译法文。后来逐渐只翻译文学,儿童绘本,传记等自己喜欢的内容。
法国回来后,菲比一直是自由译者,收入微薄仅够过日子,在不同地方旅居,生活很简单。她不是一眼看过去就能认出来的独立女性形象,而是个子小小的,看上去怯生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很谨小慎微。不过从她的生活选择来看,是一个内心非常坚定的人,有自己清晰的,对待生活的方式。很少见到。
菲比这个人,除了这些明显的生活选择,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故事性。我想大概是我的叙事能力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她在做所有的决定的时候,并没有激烈的的冲突,似乎都是自然而然,理应如此,也没有强烈的对抗。如果这个过程里有过反对的一方,她大概也不会有奋力反抗的状态,只是去做了,也就这样过去了。
每到一处生活,她就慢慢的打理自己的住处,朋友给一些,自己买一些。速度不快,也有条不紊。安顿下来,就做一些翻译的工作挣钱,磨磨蹭蹭,到了快交稿了就急急忙忙熬夜赶工,后悔前面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前面的时间,可能用来画了手帐,观察了植物,给朋友写信,准备礼物,在网上找八卦。
她也写日常记录,琐琐碎碎,篇幅不短。一个人去吃饭,在餐馆里观察。到了一个新地方,她会观察生活里所有东西,很多细节,不少让她有好奇心。你遇到她的时候,就是一个文文静静的人,交谈起来轻声细语,会问一些问题,很少主动发表犀利的观点。
接下来,我会转发她写的一些文章。你可以看到重新来到大理的菲比,是怎么慢慢安顿下来,在这个过程里,观察这个熟悉又变化了很多的地方。
她这次来大理,也不是重大的决定,只是换个地方生活几年。也许也会和我们一起,做一些自然植物,鸟类方面的向导,但她说还没准备好,也许明年。
我们最早也在博客年代认识的,算起来快 20 年了。现在,博客是个很古早味的词汇了。
菲比的一些翻译:
译者:吕凌燕
《永续美好生活》(日)坂井顺子
《秋冈芳夫》Muji Books 人与物
《自在小家》[日]加藤乡子
《为什么呢?》 (比)雅埃尔·范·德·霍夫
《吧啦吧啦,消失吧!》 (法)迈克·埃斯科菲耶
《深夜食堂私享料理》(日)堀井宪一郎著;(日)安倍夜郎漫画插图
《小狐狸的颜色不见了》(法)提莫西·勒·维埃尔
菲比画的手帐:
Phoebe's journal ske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