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 | 丢失的笔记本

小春 | 丢失的笔记本

杰森

小春有一件遗憾的事,提起过几次,是丢失了一个笔记本。

那时他在深夜食堂工作,凌晨客人少的时候,忙完手头的事,他就坐在厨房外的桌子边,把自己的一些感受,用一支钢笔,写在一个笔记本上。那时他年轻,感受很多,刚刚从河北邢台原来的工作生活中出走没两三年,来到了大理。那时也刚失恋,没有事做来打发时间和消解痛苦,所以来了深夜食堂做事。

他先是因为谈恋爱,跟着前女友来的大理,住在一家青旅,在那里认识了很多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包括汪越,陈小雨。一起晒太阳,玩,谈恋爱。那时陈小雨拍过一个纪录片《傍海村民》,就是讲的那个时期他们的生活。后来小雨去加拿大学习导演,回来后拍的电影《乘船而去》已经入选 FIRST 最后的的几部,正在做上映准备。汪越已经结婚有了孩子,小春已经开了很多年威士忌酒吧春路酒馆。

前些日子我写了那时的一次冷餐,勾起他对深夜食堂生活的一段回忆:

瞬间回到过去,那是我生命至今的黄金时代,走的人走了,活着的也老了,想想当时你不过也才是我现在的年龄而已,时间真快呀,你老了,我和裁缝也都到了当年你的年龄了。真心的,谢谢有大家出现在我生命里,让我变得饱满真诚和开心精彩。真好。


想起我第一次进厨房给你洗碗的那天,你问我哪里人,在做什么,对餐饮有没有兴趣,要不要来深夜食堂试试,那一刻,也改变了我的生命轨迹。”

​这也是我的感受,遇到这些人,发生这些事,并留在记忆中,我才变成现在的我。过去那个时期里,有几个重要的人,甚至已经离开了,在变化和感慨里,甚至无奈,失落里,能感受到生活的力道。”

没有了笔记本,好像那一段情感强烈的生活就消失了,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大体印象。大脑里的记忆被新的内容覆盖了,而且有点惶恐的是:自己也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就像换过大部分零件甚至造型的忒休斯之船。他很想回去看看自己,如果有那个笔记本,那真是太好了,他就可以去和过去的自己见一面。可惜笔记本不知道被谁拿走了,把那个时期的小春带走了。

给小春开一个随笔写的感受的地方,存放他写的零零碎碎的感受,过去和将来。也许不成熟,也许激烈,也许偏颇,但都是小细节,小事情,好在真诚,就胜过了所有营造。记得舒杨说过,他不喜欢所有的营造,这个词就透着让他不舒服的气息。他也说过,小春是“传奇体”叙事风格。

几年前我见过小雨一面,他来大理的时候。在寻光农场的草坪上,聊天时他说:“发生的事情重要,如何叙事也很重要”。大概是他写作和拍电影的体会吧。

 

这个传奇体叙事合集的 tag 就是“小春”

-------------------

2023.2.18 小春

这半年里,不断地审视自己,我发现,我早就变了。朋友知道我变了,我也知道,我的朋友知道我变了。

往好的方向的变化一定有的,只是微乎其微自己都很难发现,更多是变得越来越讨厌自己。与之前的自己相比,我的坦率、热情、真诚和纯粹都打了折扣,但不多。像一块掺了杂质的冰,不影响整块冰的透明度,但那些杂质却如鲠在喉。

我不知道我具体是什么时候变的,但我知道,我自己能发现的时候,一定是变了很久了。也许跟我一成不变的生活工作有关,也许跟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关,我感受到了自我成长的停滞。这些变化让我觉得痛苦、失望,难以原谅自己,可事实如此,又无计可施。

我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剖析过自己的潜意识,这些改变有社会性的因素,工作因素以及生存惯性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实在太微妙了,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潜意识的动作,发生后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怎么会这样,继续深耕内心潜意识,才知道自己已经变了很多,无心之举,但我承认潜意识不会骗人。

内心柔软的时刻越来越少,对周边事物的感受力也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的冷漠,在自我狭隘的生活和认知里越走越远。这些我都能意识到,但也只是意识到,那些细微的改变,让我无从下手找到纠正的头绪。我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只能尽量让自己变得慢一点。

返回博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