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 Experience Community
骑行走村串寨 | 和丁大哥一起探索当地乡土文化
骑行走村串寨 | 和丁大哥一起探索当地乡土文化
旅行中的内容: 乡村骑行、洱海、青索古村落、田野、本主庙和本地集市
时长和时段: 1天
年龄建议: Age 12+
目的地距离大理: 30km
集合点: 龙首关遗址
向导带狗狗: 向导没有狗狗
你需要携带:A bottle of Water, Suncream, Hat
费用包含: Bike, Insurance, Tea Break
不包含:Lunch $2-3
向导外语:仅中文
微信:lw_c0512
Whatsapp:+8613636360694
因为国际站预订系统使用了google服务,国内用户无法完成预订,所以请点击以下链接:
前往微信小程序预订:丁大哥的骑行走村串寨
因外籍旅行者的付款障碍,目前我们提供「免费预订」,请活动前一天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
接送协助
接送协助
对于有语言障碍的顾客,我们很乐意帮您安排出租车从宾馆接您到集合地点。您按实际费用支付。
一人成行
一人成行
绝大部分旅行体验,一旦预订并确认,即使只有一名客人,行程也会继续进行。除了一些规定了最低人数的体验(比如长途旅行)。
退改政策
退改政策
体验开始前:
- 12小时内:退款30%
- 12 至 24 小时:退款 50%
- 24 至 48 小时:退款 70%
- 超过48小时:100%退款
- 活动开始后:不予退款
- 如果因天气原因取消:全额退款
67 岁的丁大哥来自龙首关山口附近的村庄,熟悉周围的山水,对当地的植物、森林、路线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其他领队不同,他身上带着上一辈人的印记,在 NGO 「绿色昆明」工作多年。他带领的在家乡的徒步和骑行,有自己独特的氛围。
这是丁大哥的骑行之旅,我们骑车穿过村庄,体验当地的乡村风情和传统文化。我们经过南诏龙首关,这是罗时江汇入洱海的湿地,成千上万只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来此过冬。沿着乡村道路,我们参观了自然村落、本主庙(当地神社)、柏洁夫人庙(与南诏历史有关)、千年古青索村(因中元节期间村民在青索桥下放灯笼而闻名)和具有历史意义的北海观音阁。
我们经过的地形,形似南诏和大理传统佛教文化中的金翅大鹏鸟。丁大哥会分享当地的传说和故事。如果你选择周六前来,还可以体验每周一次的“江尾集市”。
此次旅行的行程安排:
出发点:丁大哥家(距离大理古城30km)
旅程从丁哥家开始,他家就在巷子里,你还可以参观一个现代化的白族家庭庭院。
第一站:罗时江湿地
我们沿着洱海湖畔骑行出去,很快就到达了罗时江湿地,这里是洱海的水流入湖畔,位于苍山脚下。
第二站:村里的柏洁夫人庙
柏洁夫人是一位历史人物。相传,当蒙舍诏首领为统一六诏而烧毁松明楼时,她不顾一切,跳入洱海殉诏。当地人民敬佩她的勇气,并纪念她,甚至将她与火把节联系在一起。龙首关一带曾是施浪诏的一部分,这里有一座供奉柏洁夫人的庙宇。
这座庙里有一口泉眼,只要喊一声“朵花”(白语,意为“沸水”),泉水就会涌出。丁大哥称这口泉眼为“咕噜咕噜泉”。
第三站:兆邑本主庙
我们继续沿着乡间小路骑行,由于城市发展,乡间小路越来越少,很多都变成了水泥路。不过丁哥很熟悉这些小路,所以我们很乐意跟着它们走。我们经过当地人捕鱼的湖泊、田地,最终到达兆邑本主庙。
第四站:弥苴河千年青索桥
青索村相传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用青藤搭桥过江,故而得名。每年中元节,这里都会举办传统的江灯会。
第五站:江尾市集(每周六)
大理的每个村庄或城镇每周都会举办一次集市,类似于庙会,有食品、饮料、衣服、宠物、鲜花等。有些集市以农历为准,有些则以阳历为准,但江尾集市每周六举行。如果时间合适,您可以在这一天参加集市。集市越是乡村,人们的服饰就越传统。
我们沿着弥苴河和永安江交替骑到江尾市集,在那里我们会看到使用传统渔网和赶集的村民。
我们将在当地一家小餐馆吃午餐,或者市集上,每人花费大约10-15元人民币。
第六站:北海观音阁
洱海边的观音阁,很容易被路人忽略,但早在150年前(1868年),法国探险家德拉波特就曾记录下它,当时他正沿湄公河(中国澜沧江)逆流而上。随着岁月的流逝,湖水逐渐退去,亭子现在距离湖岸约10米。湖中原有的石头已被搬走,亭子上的树也从一棵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
第七站:骑行洱海,走村道返回
沿着洱海骑行这一段风景很美。然后我们穿过自然的乡村小路回到丁大哥家。你一定会喜欢的。
笔记: 本次骑行之旅从上关龙首关遗址开始,距离大理古城 28 公里。您需要开车、打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前往。
- 地点: 龙首关遗址
- 时间: 上午 10:00
- 结束时间: 下午 3:00 左右
- 距离: 约19公里
- 携带水和个人物
丁大哥的背景:
“我在昆明从事财务工作40年,生活非常单调,大部分时间都是两点一线。20年前,由于工作氛围太差,我决定不再生活在消极的环境中,于是在2004年,我选择参加户外活动。”
2010年我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在家待了两年,之后一个朋友推荐我去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一直到退休。
加入户外活动后,一有空就会看地图,然后去探险。昆明周边大部分地区我都走遍了。早些年会徒步一天,后来尝试徒步两天,后来徒步七天(因为父母年迈,不敢超过两天)。我参加过三次100公里的两天徒步挑战赛。
2006年,我在《春城晚报》上看到一篇关于有机蔬菜种植的文章,就加入了有机蔬菜种植(绿色昆明),这对我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并投身于扶贫、志愿服务等诸多活动中。回头看,表面上是在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
我在绿色昆明(一个非政府组织)从事昆明附近的地下水调查工作,后来又花了 8 个月时间带领志愿者在滇池周围进行古树调查。从 2009 年到 2017 年,我带领志愿者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对流入滇池的 36 条河流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并向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报告。”